行业动态

屹立金字塔尖遇冷近30载,PEEK遇上市场开拓者

大国之材-企业家李军.jpg

5月,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升空,成功把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以及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预定轨道,中国空间站建造的大幕也就此拉开。

长征火箭

在这架火箭上,江苏君华特种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供应的聚醚醚(以下简称“PEEK”)零部件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

这类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在非工作状态下,需要长时可靠的零位锁定,以免造成发动机摇摆软管处于长时间受力状态,降低发动机可靠性。


江苏君华特塑供应的PEEK为助推伺服机构实现了高可靠零位锁定性能,助力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圆满完成了任务。

感谢函

作为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树脂材料,PEEK具有抗疲劳、耐高温、质量轻等优点,因此被运用到了长征5号B运载火箭上。这种被工程界称为“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”,还具有耐水解、耐辐照、自润滑等优点,采用PEEK还可使组装更快捷,同时提高可靠性,降低运营和制造成本等。
凭借着良好的综合性能,PEEK在许多特殊领域可以替代金属、陶瓷等传统材料,是当今最热门的高分子新材料之一,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车工业、电子电气和医疗机械等领域。
但即便性能再好,国内应用端却依然受限于成本等问题。而在欧洲国家的高端制造领域,PEEK的使用相对成熟。相关数据显示,欧洲占2018年全球PEEK的市场份额达48%,美国占41%,市场整体仍处在萌芽状态。

树脂材料金字塔

作为国内较早一批做PEEK的企业,江苏华特塑擅长寻找PEEK的应用方向,这也是发展PEEK产业最关键的地方。江苏君华特塑总经理李军,一直有一个愿望,就是为这一材料在国内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

这是他正在努力的方向。


01、踏入PEEK行业

美苏冷战时期,大搞军备竞赛,高性能材料也随之不断被开发出来。


1978年,英国ICI公司开发出一种半结晶性、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,这就是PEEK。随后帝国化学申请了专利并将其工业化,产能达1000吨/年。由于具备多项优良的综合性能,PEEK当时主要应用在国防军工领域。


从问世起,西方巴黎统筹委员会(COCOM组织)就将其列为战略物资,实行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严格封锁、禁运。而我国国防军工发展也急需这种高性能新材料,为了打破西方的封锁、禁运,只有一条路可走——自主研发。


随着制造业的需求增加和国防军工的需要,上世纪80年代,我国出台相关政策扶持PEEK的研究,国内吉林大学、长春应化所、大连理工等3家科研院所自主研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PEEK专利技术。


90年代初,国内投入小批量商品化生产。2003年,长春吉大正式量产。


当时,李军正在南京一家化工厂工作,做聚酰亚胺(PI)的原料,常在客户和老板的口中听到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特种工程塑料。

PEEK材料性能


这种特种工程塑料即是PEEK。但国内的生产企业少之又少、产量也小得“可怜”,常年与化工打交道的李军并未亲眼见过这种材料。


不久,这家化工厂也开始引进PEEK技术进行生产。看好PEEK的市场潜力,4年后,李军决定辞职创业自己生产。


他凑了几万块钱,购买了几台注塑机,拉上父母,总共3、4个人,租下200平米的厂房就踏出了人生中创业的一步。

李军

作为技术型的创业者,李军总经理较为谨慎,他一开始并没有涉足PEEK原料和半成品,而是购买注塑机从生产PEEK零部件做起。


当时,PEEK零部件价格昂贵,利润回报高,且起步的投入并不多,只需要摸透这一材料能用在什么设备上,就能找到与之相应的客户。在化工领域打拼多年的李军无疑轻车熟路,就这样慢慢将公司发展起来了。


后来,他又开始思考拓宽产品形态,决定做PEEK板棒。参考吉林大学的技术,李军摸索着做了很多尝试,并投入800多万元从意大利购进了一条生产线。


一切似乎慢慢步入正轨,但他很快发现,前路漫漫,仍有许多挑战。


CopyRight © 2019- 2025   山东君昊高性能聚合物有限公司 版权所有
  •   手机 18136591771
      手机 18266777723
      手机 18266804251
  • 微信二维码
    微信二维码